本站热搜:RD,
  • 技术文章ARTICLE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出现,是免疫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出现,是免疫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 2020-10-24  点击次数: 1139次
      单克隆抗体技术(monoclonal antibody technique)是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和Kohler所发明,并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奖。 1984 德国人G. J. F. Kohler、阿根廷人C. Milstein和丹麦科学家N. K. Jerne由于发展了
     
      单克隆抗体技术完善了极微量蛋白质的检测技术而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它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杂交,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的技术。其原理是: B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抗体,但在体外不能进行无限分裂; 而瘤细胞虽然可以在体外进行无限传代,但不能产生抗体。将这两种细胞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两种亲本细胞的特性。
     
      免疫反应是人类对疾病具有抵抗力的重要因素。当动物体受抗原刺激后可产生抗体。抗体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决定簇,各种抗原分子具有很多抗原决定簇,因此,免疫动物所产生的抗体实为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用这种传统方法制备抗体效率低、产量有限,且动物抗体注入人体可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此外,要把这些不同的抗体分开也极困难。
     
      单克隆抗体原理:要制备单克隆抗体需先获得能合成专一性抗体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但这种B淋巴细胞不能在体外生长。而实验发现骨髓瘤细胞可在体外生长繁殖,应用细胞杂交技术使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淋巴细胞二者合二为一,得到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继承两种亲代细胞的特性,它既具有B淋巴细胞合成专一抗体的特性,也有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增殖永存的特性,用这种来源于单个融合细胞培养增殖的细胞群,可制备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特异单克隆抗体。1975年,Kohler和 Milstein运用这种技术,获得了抗绵羊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而经过 30多年的发展,抗体技术经历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嵌合体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和全人源化4个阶段。
     
      单克隆抗体的三个特点:
     
      一是特异性,针对特定的单一抗原表位,它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抗肿瘤抗体药物的研究表明,其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特异性结合、选择性杀伤靶细胞、体内靶向性分布以及具有更强的疗效。
     
      二是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靶抗原的多样性、抗体结构的多样性、作用机制的多样性等方面。
     
      三是定向性,抗体药物可以定向制造,就是根据需要制备具有不同治疗作用的抗体药物。基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用来制成“生物”运送药物病害部位,主要是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分析抗原的细微结构及检验抗原抗体未知的结构关系;生产出针对复杂生物混合物中的特定分子的抗体,可用于分离、分析及纯化该特定分子抗原;其试剂可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或用于以单抗为弹头的“生物”药物,直接导向肿瘤等。自Mathe于1958年将抗鼠白血病免疫球蛋白与氨甲喋呤(MTX)交联用于导向治疗以来,相继出现了多种化疗药物与各种抗体的免疫耦合物,药物与单抗直接交联、药物通过小分子交联剂与单抗连接及药物通过大分子载体与单抗相连形成免疫耦合物,促进了分子导向药物的研制工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并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
     
产品中心 Products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

15201163601

Baidu
map